本文于5月18日在《中國化工報》頭版刊發
3月16日,中國化工報社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發展調研組一行7人來到安徽華星化工有限公司。這家企業已成功躋身全國農藥出口50強,草甘膦制劑產品加工能力名列行業前茅。走進這家綠化全覆蓋、生產無異味的花園式工廠,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家農藥企業。
“3年來,華星化工在安全環保研發上投入了3億多元,并通過‘政府+高校+企業’的合作模式,不斷創新,為公司‘三廢’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惫径麻L顏澤彬對調研組表示,大家現在感受到的這些成效,正是公司高度重視環保、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實履行國企環保社會責任結出的碩果。中央環保督察組、環保督察“回頭看”督察組,均對華星化工的環保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民以食為天,農藥行業的飛速發展對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綠色發展作為支撐,“三廢”處理尤為重要。為全力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華星化工圍繞年度各項生產經營目標,以節能環保、減量減排、環境安全為中心,明確環保工作目標,積極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和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工作。
為實現農藥升級改造、環境友好、做精做優的目標,2017年12月,華星化工和南京工業大學簽定了為期3年的《校企合作協議》。3年來,雙方攜手解決了庫存堆積的廢鹽處理問題、二甲四氯廢水減排問題、含雜環(吡蟲啉、煙嘧磺隆)廢水處理問題,并提高了殺蟲單回收甲醇濃度,實現了鄰甲酚成果轉化等。
一組數據更能顯示校企合作的成效。2017年,華星化工廢水處理升級改造工程完成,當年即實現廢水減量化22%,廢水COD下降35%,溶劑回收資源化率46%,危廢減量化15%,并通過末端治理實現無害化處置。2019年,公司建成一條6000噸/年的危廢氯化鈉鹽生產線,產出精制鹽,變廢為寶。
“2020年,公司確立了‘科技管理雙輪驅動、廢水處理降本增效’課題。通過課題實施,當年4~11月,廢水噸處理成本明顯下降,6月份達到階段性成本下降10%的目標,9月份提前完成年度成本下降15%的目標。通過實施降本管理創新課題,我們真正做到了污水處理藥劑的精準投加和科學投加,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和科學化管理提升了員工的操作技巧和工藝水平,達到了管理能力提升和降本增效的目的?!惫究偨浝砝钗拿鹘榻B說。
“三廢”治理是末端治理,要實現源頭治理還需革新工藝,這方面華星化工依舊選擇了校企合作。公司與天津大學過程理論與工程實踐課題組合作進行的N,N-二甲基丙烯連續化改造項目,設計出新型胺化反應器,并以此為核心完成N,N-二甲基丙烯胺生產連續化改造。連續化工藝在產品質量穩定性、產品收率、系統自動化控制、節能減排、安全環保等方面均遠遠優于間歇工藝。工藝的提升將華星化工的綠色發展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我國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和愿景,肩負社會責任的華星化工腳步必須跟上。為此我們一是加強能源碳排放控制,新建1臺60噸/小時低氮燃燒超細煤粉鍋爐,熱效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30%左右,年消耗標準煤減少7500噸。二是加強技術提升,減少生產過程碳排放。三是持續開展清潔工廠創建活動,提升清潔生產水平,實現‘三廢’治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鳖仢杀蛘f。
綠色發展,創新驅動。2020年底,華星化工和縣政校企聯合研究院揭牌,成立了南京和工新材料技術研究院、馬鞍山和工新材料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齊發并進。在高質量綠色發展的路上,作為農藥行業的先行者,已經打好地基的華星化工人正在筑起高樓。
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發展主題調研系列文章由中國化工報社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發展調研組原創出品,本文由彭艷撰寫,圖片由姚曦平、王梅紅拍攝。